但請相信我們,網購的產品確實良莠不齊——隨著近日4類樣品抽檢結果公布,全國首個百姓買樣團的第一次出手完美收官——這個過程中,神秘買手共買樣832批次,結果卻不容樂觀:
浙江省質監(jiān)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百姓買樣團首次市場反溯買樣檢測活動共買樣19大類832批次產品,檢測顯示有324批次不合格,不合格率為38.9%。
你想問,都是從哪兒買的?你肯定很熟——買樣團共189人,樣品來自淘寶天貓、京東商城、蘇寧易購、一號店等多個主流電商平臺。
不信嗎?
先點幾個你一定熟悉的品牌名字:美的、歐普、飛利浦、路易馬丁、公牛、鴻雁……是不是耳熟能詳?
但標稱為上述這些知名品牌自鎮(zhèn)流LED燈(球泡燈),在這次買樣檢測中,均被判定為不合格!不合格項目主要是標志、燈功率、機械強度、顏色特征。
如果不是神秘買家的介入,我們很難想象LED燈這個領域的產品質量竟然會糟糕到這個樣子:總共買樣49個批次,最后被檢竟然48批次不合格——無論品牌是否知名,高端的低檔的幾乎“全軍覆沒”了。
在這次的買樣檢測中,自鎮(zhèn)流LED球泡燈以98.0%的不合格率成了“黑榜”的狀元,而童車以82%的不合格率緊追其后,而73.3%的網線竟然也都不靠譜。
專家介紹,燈功率指的是正常工作時消耗的有效功率,反映了產品的耗能指標,部分生產廠家故意將燈具功率標高,用小功率的燈賣大功率的價錢,貨不對價。顏色特征是反映節(jié)能燈光參數(shù)的重要指標,不合格原因是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劣質熒光粉,導致燈管使用功能明顯不足,不利于保護視力。
此外,11月8日,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在《每周質量報告》中揭露了所謂網上及市面上售賣的護眼燈只是商家玩的噱頭,護眼燈未必“護眼”,并有可能誤導消費者用眼安全。
從質檢總局官網上獲悉,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司近期組織開展了“護眼”臺燈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(jiān)測。共從市場及網上采集包裝或說明書上標注有“護眼”或“無頻閃”字樣的臺燈32批次,主要參照國內外讀寫作業(yè)臺燈和有關照明標準要求,對與市場宣傳的護眼功能有關的閃爍、照度及照度均勻度2個項目進行了檢測。結果表明,30批次樣品不符合本次監(jiān)測的要求,占總批次數(shù)的93.8%。其中,8批次閃爍項目檢測值超過了低風險限值要求,占總批次數(shù)的25%;28批次照度過低或照度均勻度超過限值,占總批次數(shù)的87.5%。所謂“護眼”臺燈并不一定比普通臺燈更護眼。
本次同時采集了28批次普通臺燈進行比對監(jiān)測,結果表明22批次樣品不符合本次監(jiān)測的要求,占總批次數(shù)的78.6%,其中11批次閃爍項目檢測值超過低風險限值,占總批次數(shù)的39.2%;21批次照度過低或照度均勻度超過限值,占總批次數(shù)的75%。
臺燈是人們工作學習時經常要用到的產品。近年來,許多商家為吸引消費者特別是學生家長的注意,推出了宣稱具有“無頻閃”等護眼功能的“護眼”臺燈。但是,“護眼”這一說法目前并沒有科學的定義,許多質量低劣的“護眼”臺燈不但起不到護眼的作用,反而可能損害視力。
質檢總局提示廣大消費者,在選購和使用臺燈時,要注意:選購時應仔細檢查讀寫作業(yè)臺燈的銘牌和包裝,注意包裝上是否使用規(guī)范中文,是否標有制造商名稱(或商標)、額定電壓范圍、額定頻率范圍、額定電流、型號等,且產品或包裝上應有“CCC”標志,避免購買“三無”產品;消費者若對燈具的閃爍、照度及照度均勻度有要求,可選購帶有“CQC”自愿性產品認證標志的燈具,該認證對燈具的閃爍和照度及照度均勻度進行了考核;應注意使用方法和使用環(huán)境,使用時眼睛不應直接看到光源或反射器,應避免使用鏡面反射的工作臺面。
上了黑榜的東西會怎么辦?根據(jù)檢測結果,省質監(jiān)局已將不合格信息移交屬地質監(jiān)部門,要求查處;通報給了相關電商平臺,要求進行包括下架等措施在內的處理。
更多相關資訊請點擊搜搜led網站(wwwsosoledcom)或關注微信公眾賬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