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蘋果發(fā)布Mini LED iPad Pro之后,Mini LED背光產品關注度大幅提升。除了小尺寸的iPad產品,大尺寸的Mini LED電視同樣值得關注。三星在今年3月發(fā)布了搭載了Mini LED背光技術的Neo QLED電視,在發(fā)布后的兩個月時間里,Neo QLED電視銷售已經破萬,這一速度是去年幾款型號的兩倍。三星更是在此前宣布,今年將出貨200萬臺Mini LED背光電視。
通過上圖的直觀對比,可以看到,LCD產品除了少量價格定位與高端產品,主要是定位于普通產品。65吋產品,Mini LED背光和LCD高端產品以及部分OLED產品有所重疊。而75吋產品,Mini LED背光與OLED的價格有很高的重疊度,均是定位于價格較高的高端市場。此外,除了85吋的Mini LED背光價格較高之外,目前電視產品的主流出貨尺寸65吋和75吋,目前已推出的Mini LED背光產品相比同尺寸的OLED,價位略低。
Mini LED背光產品與Mini LED顯示屏不同,與OLED產品、LCD產品同處同一賽道,面向的是消費者市場,因此價格因素十分重要。
1、價格對比
那么這三者的價格情況如何呢?以下是三者個尺寸的價格情況表:

再將上述數(shù)據(jù)用一個坐標系呈現(xiàn)出來比較:

通過上圖的直觀對比,可以看到,LCD產品除了少量價格定位與高端產品,主要是定位于普通產品。65吋產品,Mini LED背光和LCD高端產品以及部分OLED產品有所重疊。而75吋產品,Mini LED背光與OLED的價格有很高的重疊度,均是定位于價格較高的高端市場。此外,除了85吋的Mini LED背光價格較高之外,目前電視產品的主流出貨尺寸65吋和75吋,目前已推出的Mini LED背光產品相比同尺寸的OLED,價位略低。
2、性能差異
除了價格因素,從Mini LED背光、OLED和LCD的性能差異也可以看出定位不同。Mini LED背光與LCD相比,優(yōu)勢在于色域、對比度、窄邊框等方面,而在成本方面則高于技術成熟的LCD。不過Mini LED背光處于導入市場的初期階段,定位于高端產品,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已經滲透入高端電視市場的OLED。
Mini LED背光相比OLED的優(yōu)勢在于亮度、高分辨率、信賴性等方面。而相比OLED,也存在著厚度較厚,有光暈效應等問題。Mini LED背光與OLED目前同屬定位高端的技術,各有優(yōu)劣勢。
不過,OLED已經提前搶占了高端電視市場,Mini LED背光作為后來者,與OLED同處價格敏感的消費市場競爭,成本或許會成為Mini LED背光能否取勝的關鍵。接下來,就對Mini LED背光的成本進行解剖,看看Mini LED背光的成本潛力如何。
3、成本解剖

上圖為Mini LED背光的成本結構?梢钥吹,材料成本方面主要來源于LED光源、驅動、PCB板以及封裝膠等。LED可以通過縮小芯片尺寸實現(xiàn)降本。驅動可以通過提升掃描數(shù)以提升驅動LED的數(shù)量并降低背板布線復雜度,達到降本的目的。PCB板可以用多條light bar替代,減少耗材實現(xiàn)降本。封裝膠也是同樣的思路,可以采用單點點膠替代整面覆膠,減少膠材消耗。
而固定成本方面,則涉及了轉移方式選擇、設備折舊、產線自動化程度等方面。轉移方式的選擇即影響轉移效率和良率,也會影響投資數(shù)額的大小進而影響設備折舊的大小。此外,市場的需求又會影響上游的制造規(guī)模效應能否起來,而規(guī)模效應又能極大促進降本,正向影響Mini LED背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,進而正反饋于上游的規(guī)模效應,形成馬太效應。
4、總結
Mini LED背光技術給消費者帶來使用體驗上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,同時也應該看到,Mini LED背光主要面對的競爭對手是已經捷足先登高端電視市場的OLED。面對價格敏感的消費市場,成本或許會成為Mini LED背光能否取勝的關鍵。而通過上述分析,Mini LED背光的成本彈性非常大,彈性來源于技術、材料、制造等方面,因此,通過對Mini LED背光產品的不斷探索,找到最優(yōu)的產品設計,實現(xiàn)最優(yōu)的成本,Mini LED背光在高端市場中的競爭或許能更早脫穎而出。